莱特币的创始人是谁?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样
时间:2025-10-31 14:28:57●浏览:44
莱特币的莱特创始人是谁?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样——“数字白银”缔造者查理·李的退圈人生与加密江湖余波查理·李(Charlie Lee),莱特币(Litecoin)创始人,创始现居美国旧金山,人现远离项目一线,活样以“普通社区成员”身份偶尔发声,莱特日常重心放在家庭、创始慈善与科普,人现资产早已自由,活样却坚持“不站台、莱特不喊单、创始不私募”的人现三不原则。前言:当“创世区块”归于平静2011年10月7日,活样一条只有极客关注的莱特推特悄悄出现:“Litecoin has been released!” 十三年后,创始这条推文被加密史学者反复截图,人现却鲜有人追问:写下它的人,如今在哪?在比特币光环笼罩下,莱特币被贴上“山寨”标签,却在每一轮牛市稳稳占据市值前十;而它的创始人,却在巅峰期清仓所有持仓,转身离开。是逃离,还是更高阶的回归?答案藏在查理·李“退圈”后的3650天里。一、从“程序员”到“莱特币之父”:只用了一个通宵1987年,13岁的查理随家人从科特迪瓦移民至新泽西。父亲是中国清华毕业生,母亲毕业于麻省理工,典型的“理工世家”。1999年,查理进入麻省理工主修计算机,毕业后辗转谷歌、Guidewire,白天写代码,晚上在比特币论坛“灌水”。2011年4月,他在一篇帖子中看到“比特币挖矿一天赚11美元”的分享,立刻用笔记本电脑加入网络,却遗憾错过CPU挖矿红利。于是萌生念头:“如果比特币是黄金,为什么不能有白银?” 当夜,他分叉比特币0.8.5客户端,把区块速度从10分钟缩到2.5分钟,总量放大四倍,采用Scrypt算法抵抗ASIC,命名Litecoin。“代码只改了400行,却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。” 查理后来回忆。二、高光13个月:价格、质疑与“卖飞”2013年11月,莱特币从2美元飙升至52美元,日交易量一度超过比特币。CNBC把查理请进演播室,主持人问他:“你会成为下一个亿万富翁吗?” 查理笑得腼腆:“我只关心技术。”然而,“创始人持仓”始终是悬在莱特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2017年12月,莱特币冲至375美元历史高点,查理却在Reddit发长文宣布:“我已清仓所有LTC,捐赠与抛售所得全部用于开发与市场推广。” 当天,社区炸锅,“砸盘”“跑路”骂声四起,币价单日跌去30%。多年后,他在播客中解释:“我不想再被质疑‘拉盘套现’,也不想家人因币价波动担惊受怕。清仓让我重新成为纯粹的技术人员。”三、离开“一线”后的24小时:通勤、带娃与写码如今,查理的LinkedIn头衔写着“Litecoin Creator | Director at Litecoin Foundation”,却强调“无薪酬、非全职”。他的一天从早上6:30开始:7:00 给两个孩子做早餐,送上学;8:30 搭乘Caltrain前往旧金山Mobi钱包公司——这是他“退圈”后与朋友联合创办的加密支付初创企业,主打“用莱特币买咖啡无需确认”的闪电网络方案;10:00 审查GitHub Pull Request,偶尔在Litecoin Core提交代码,但更多时候只是“点赞”志愿者;12:00 午餐自带三明治,拒绝任何“大佬饭局”;14:00 与工程师讨论如何降低链上手续费,“让0.01美元也能链上流转”;17:00 准时下班,回家陪娃练钢琴;21:00 孩子入睡后,他打开笔记本电脑,继续写科普推文,主题从MWEB隐私协议到“为什么CBDC不需要区块链”。“我现在的工资比谷歌时期还低,但睡眠时间是当时的两倍。” 查理在Twitter Spaces笑言。四、慈善与“裸捐”:把“数字白银”变成午餐2020年,查理成立“Litecoin Foundation慈善基金”,首批捐出1000枚BTC拍卖所得(约450万美元),用于资助非洲学校午餐计划。他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,用莱特币为苏丹南部1.2万名学生提供每日热餐。链上记录显示,每1 LTC可兑换120份午餐,手续费仅0.0005 LTC。“让区块链从交易所K线走向真实世界的餐桌,比任何喊单都更有力量。” 查理在捐赠仪式上说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金融交易平台中文版发布,不代表金融交易平台中文版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bian.binanjy.mobi/news/087d499908.html
















